作者: Ivan
現代足球場上陣型變化跟節奏都很快,剛看球的朋友們經常會覺得眼花撩亂,除了進球以外比較好辨認以外,不知道該從何看起。這次我們就來談談足球的簡單戰術觀念吧!
比賽的四個階段
一支球隊拿球後,在球場上經歷的狀況,可以簡單分為四個階段:進攻、由攻轉守、防守、由守轉攻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球隊的應對方式都有些不同,因此第一步可以先觀察自己支持的球隊處於哪一階段,他們又採取怎麼樣的方式達成這個階段的目標。

- 進攻階段
進攻階段是指一支球隊保有球權(就是正在控球)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取得進球。但要取得進球,首先得創造能夠打穿對方防守的空間,這樣的進攻空間會在哪裡呢?
空間在哪裡?
我們可以簡單把攻方攻擊的空間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防守方後衛線的身後空間,第二種是後衛線與中場線之間的空間,第三種則是兩個邊路的空間(參見下圖),我們姑且用A區、B區跟C區來稱呼吧。

三種進攻選擇:後衛身後空間(黃色)、兩條防線之間(青色)、以及邊路空間(橘色)。
選擇進攻三個區域各有優缺點。
先從A區開始談起。A區是最直接的進攻方式,一旦傳球跑位接應成功,進攻方的球員就能單獨面對門將,威脅很大。所以若有好的機會,A區通常也會是進攻球隊的首要目標。
比如本屆小組賽,德國對日本,日本隊的第二個進球,就是一個直傳A區的長傳,日本前鋒淺野完成控球,德國的所有防守球員就在他身後了

上面展示的是高空球長傳的,若能夠透過地面穿越傳球打進這個區域,對進攻方接球球員來說會更好處理,也會形成更大的進攻威脅。例如卡卡2005年歐冠決賽時傳出來的這一球,堪稱是地面穿越球經典之作:
不過,防守的一方也知道這個區域危險,因此不會讓進攻方輕易傳進這個區域。通常防守的球員在中間區域會比較密集,地面不容易傳過去。這樣一來要直接打進這個區域,通常只能傳高空球了。但高空球的精準度比較難掌握,接球球員也比較難控制。若是防守方後衛又善於爭搶高空球,就更難打進這個區域了。
另外,若防守方退的離自己的禁區很近,A區的空間會變得很小,這樣一來也很難直接打身後球。

比較一下,黃方退守自己禁區前緣的時候,是不是比較難打身後球?
若是沒有傳進A區的好機會,也可以選擇進攻B區,讓我方的進攻球員在對方兩條防線之間拿球,在這個區域過度一下。若能夠順利轉身面對進攻方向,也可以很快再把球轉移到A區,或是直接起腳射門。

擅長地面傳導的球隊,例如西班牙,特別善於利用這個區域。通常會在守方的兩線之間安排多名隊員。例如下面這次進攻,就是西班牙成功滲透過德國的第一條防線,進到B區後很快對德國球門形成威脅:


2022世界盃小組賽,德國對西班牙
同樣的,當德國滲透到這個區域,也能夠再把球送回A區,形成球門前的威脅:

但若防守方透過密集的隊形把B區的傳球路徑也堵死,或是我方剛好沒有球員可以在B區接球,這時候就可以利用C區,也就是邊路空間去進攻。

上圖的狀況中,因為防守相當密集,進攻方只有在邊路才有空間繼續推進。
例如下面兩次法國隊的進攻,就是在丹麥隊封堵中路的情況下,選擇邊路進行推進或是過渡。

自由球,中路丹麥隊員已經在禁區附近準備好搶點,於是法國隊選擇直接把球給邊路

這一次是運動戰中把球送到邊路進行攻擊
不過,邊路進攻的C區之所以會有空間,就是因為中路對於球門的威脅更大,防守方通常會優先選擇封堵中路。這也表示通常球還是得回到球場的中央區域,才會有得分的好機會。而防守方有時也會趁球傳進C區時,調整防守隊形,讓進攻方沒有辦法再往前推進或是傳回場地中央區域。
所以,足球賽場上進攻方會不停試探對手的防守,按情形選擇要攻擊的是A區、B區、還是C區。
大致上來說,打各區的時機可以這樣選擇:
A區:當防守方採取高位防守(後衛線與防守方球門距離很遠)、對方後衛防空能力不好、或是失去位置、回防速度不夠快(相對的就是我方若有擅長高空球或是速度很快的球員),而我方又有擅於長傳的選手,這時候可以直接打A區。
B區:無法直接傳進A區時,透過攻方球員在兩條防線之間的移動,獲得過度機會。
C區:對方防線密集,無法傳入A區或B區,或是我方不想冒著球在場地中間被斷的風險時,可以選擇往C區傳。
創造空間的戰術技巧
當然,球隊並不是只能被動的選擇要進攻的區域,也可以積極創造向前推進的機會與空間。要做到這一點,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創造「人數上的優勢」[1]。雖然兩隊都是11人參賽,除非有人拿紅牌,不然無法整場比賽都讓某一方有人數優勢。但透過球員的有球無球跑位,或是隊形的安排,在局部、暫時取得人數優勢是有可能的。
以下就讓我們看看通常球隊是怎麼做的吧!
方法一:門將加入傳導&三前鋒釘住四後衛
雖然兩隊都是11人,但防守的一方,通常希望他們的後衛可以對進攻方的前鋒形成人數優勢,特別是中間區域,常可以看到兩個中後衛夾防對手前鋒的情況。反過來說,這也給了攻方用少數的前鋒釘住守方更多後衛的機會。下面讓我們看一下下面這個例子,攻方採用的是433隊形,從球門開始準備向前進攻。攻方用三名前鋒讓守方四名後衛無法上前(黃色區域),這就創造了第一個人數優勢。

其次,現代足球講求控球,由後向前傳導進攻。這時候若守門員也能參與傳導,就又多了一個傳球點。這樣在中後場,最多可以形成兩人的人數優勢,進而創造可以進攻的空間(藍色區域)。

例如上圖,黃方兩個前鋒去壓白方兩個後衛時,白方可以透過門將這個點把球送到邊後衛腳下。這也是為什麼現代足球對於守門員傳球的腳法要求越來越高。這方面德國的諾伊爾、巴西的埃利松都是腳法精湛的門將。
當然,除了後場導球創造空間外,若門將傳球能力好,看到前場有空檔時也可以選擇直傳A區,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但防守方也可以採取一些調整,例如不做前場壓迫的高位防守(high block),而是選擇在場地中間區域再進行壓迫(mid block),這樣一來門將多一個傳球點的優勢就不明顯了。
另外,若對手球員選擇全速壓迫門將,門將出球又不夠及時,也會慘遭夾殺─
例如阿根廷對澳洲的這一球,就是這麼發生的。

方法二:兩人小組配合與換位
因為守方也會因應攻方的位置調整防守站位,有時候攻方就需要更精巧的戰術小組配合,才能拉出空間。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幾種常用的兩人小組配合方式。
1-2(撞牆配合)
撞牆配合是最基本的兩人配合類型,由帶球的球員把球傳給支援的隊友後往前跑,讓隊友往前傳入空間拿球。若執行的好,這個小配合就甩掉兩個防守球員。

下面2014年德國對巴西的進球,就是一種1-2配合
疊瓦式進攻(Overlapping or underlapping)
疊瓦進攻是讓位置本來比較後方的球員,從持球隊友身後,或是前方的空間插上進攻的方式。是邊路很常見的進攻手段。如果守方沒有及時應對,這兩種進攻方式都可以發揮很大的效果。

Overlapping進攻示意

Underlapping進攻示意
下面兵工廠隊(紅衣)的Ben White與Saka之間的配合,就是一次典型的Underlapping進攻
反向運動 (Reverse Movements)
反向運動是球員之間透過兩個不同的移動方向(例如一個回撤、一個上前,或是一個內切,一個往前插)的配合,甩掉對手盯防的一個進攻方式。

例如上圖中,白色11號帶球內切,吸引防守球員的注意,這時候白方9號趁勢往前斜插防線身後,白色11號傳球,就能打穿防線。日本對德國的第一個進球就是這樣產生的。

三笘薰帶球內切,南野拓實斜插德國邊後衛跟中後衛中間的空檔,創造了這次進攻機會。
德國在對陣西班牙時,由薩內傳出的兩次好機會,也是同樣的直傳斜插模式:

另一種常見的反向運動戰術,則是在己方半場,由回撤(往回跑)的中場當作支點,讓另一個中場或是中後衛向前,順勢破解兩名球員的盯防。
以下這個影片就有這樣的進攻方式,也展示了一些其他的方式
方法三:三人小組配合與輪轉(Rotation)
上面提到的各種兩人小組配合,都可以單獨使用或是配合使用。這裡把複雜度再提高一點,來談三人的小組配合方式。講求快速地面短傳的球隊,也特別重視三人的小組配合。三個人的小組配合,關鍵是找到空檔的第三人,這比兩人配合還要更快、更難防範。

例如上圖的情形,白色5號與9號都有黃方球員盯防,5號也無法直接傳給6號。但透過白色9號作為連結點,一腳把球分給6號,向前進攻的空檔就打開了。

同樣的,也可以利用相同的方式,以白色九號為支點,一腳把球打進防守方身後,讓6號插上去攻擊。這一屆比賽中,德國對哥斯大黎加的第二的進球就是這樣形成的:

費爾克魯格不停球,一腳把球往後送,交給了插上了哈弗茨,打穿防線後進球。
至於戰術輪轉,則是三名、甚至四名球員各自運動交換位置,讓防守球員很難盯防的換位方式。

例如下圖的情形,白色8號從前場回撤,白色11號順勢內切,讓3號沿邊路往前攻擊。這時候黃方的防守球員就要面對要不要跟著移動的困境。以黃方2號來說,如果跟著11號往內收,邊路的3號就可以沿著邊路長驅直入;但如果不跟著11號內收,或許11號會在他與黃7號之間找到足夠的空隙;同樣的,黃7號也會面臨是要冒著身後露出空檔的風險,跟著白8號回撤,還是要留在原地,讓白8號可以不受壓迫的拿球?
下面這個曼城的進攻片段,就是戰術輪轉運動的好例子。

這次的輪轉是曼城10號Grealish往內收,中場的德布勞內也稍微往回撤,讓邊路取得空間後,迅速的透過邊路連結,打了切爾西防線的身後。
有關輪轉的詳細解說,也可以看這部影片:
總結:
最後來總結一下。以上的進攻選擇跟小組配合戰術,都可以互相搭配運用。實際比賽中,雙方也會依據場上狀況不停調整,互相試探。攻方希望能拉出守方的空隙,守方則要想辦法壓縮攻方拿球的空間與時間,同時保護自己的球門。所以說,即使沒有進球,這種兩邊的對抗也是很精彩的。
以下面德國與西班牙比賽的畫面,就可以看出攻防雙方互相試探的過程。
[1] 更詳細一點的說,一般戰術分析,特別是追求Positional Play的球隊,還會將位置上的優勢(Positional Superiority)、球員能力的優勢(Qualitative Superiority)甚至是運動方向或是球隊動態的優勢(Dynamic Superiority)也列入球隊追求的目標。不過這邊就不談得太細了。
引用通告: 教你看懂世界盃:8強戰,克羅埃西亞 v. 巴西 & 摩洛哥v. 葡萄牙,兩場冷門(2)? | 卡塞爾新聞部
引用通告: 英超:22-23賽季,Arsenal v. Brentford | 卡塞爾新聞部
引用通告: 英超:22-23賽季,Arsenal v. Brentford | 卡塞爾新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