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斯方狗:世界杯就要來了,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咱們就順便弄了個小企畫,請到一位好同志替咱們解說解說足球是怎麼踢的。
歡迎Iv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足球場上的進攻:
作者:Ivan
足球比賽中最迷人的部分莫過於流暢的進攻,還有漂亮的進球了。但是11人制的球賽看起來很複雜,到底怎麼打出漂亮的攻勢的?我們就來看看足球的進攻是怎麼一回事吧!
1. 進攻的目的
在開始之前先想想看,為什麼要進攻?或著說進攻的目的是什麼?
答案看起來很像廢話─那就是要進球。
絕大多數的時候,進攻的目的就是要進球。可別以為這看起來理所當然喔,有些時候球員還真的會忘記這件事呢。[1]在場上所有的傳球、盤帶、控球,當然還有射門,都是為了要進球。
2. 進攻原則:製造空間
既然最終目的是進球,那要怎麼達成這個目標呢?
不管要做什麼,要優先選擇對球門最有威脅的。至於怎麼製造威脅呢?一個基本的原則是:製造空間。對手防守線留給球員的空間越多,進攻起來就越容易。
就拿下面這個進球來舉例,圖片取自兵工廠隊(FC Arsenal)的進球分析:
圖中帶球的球員,面對對方防線的全體回防,沒有什麼好辦法。這時候就要靠隊友的跑動來製造空間了:
這一下為隊友製造了一片空檔,這才威脅了對方大門,最後取得進球。大多時候,靠的就是隊友的一下跑動,才能拉出空間製造進球。
這個進球完整的影片在這裡,不只進球精彩,分析也很精采,很值得一看: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10152266728302713
當然啦,這個原則還是很抽象,可能跟「把球踢進球門」聽起來差不多。不過從這一點開始,就可以思考一下球員在場上的選擇了。
但是還是要記得,足球的進攻是很自由的,球員只要知道大原則,剩下就盡情發揮想像力吧!
個別球員的進攻技術:共通原則
所以有了上面的認識之後,就可以來說說在進攻中,個別的球員該做些什麼,好讓球賽打起來比較容易。下面說的這些,可以套用在打任何一個位置的球員上。至於不同位置的球員該有的不同應對,就留待下次再說。
球員的個人技術,分為有球跟無球技術兩種。顧名思義,有球技術是指球在球員能夠碰到球時,該怎麼做的技術,大致上不出傳停帶射四種;無球技術則是球員沒有拿到球的時候該怎麼跑位還有溝通。
雖然球員華麗的過人、傳球、精妙的停球與射門,通常是最讓人興奮的。但整場比賽,其實每個球員能夠觸球時間很少。90分鐘的比賽下來,就算是經常控球的球員,大概總共也只有一個分鐘左右是在持球的。所以無球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1. 進攻中的無球技術
無球技術是球員沒有觸球時應該做的反應。不要忘記,進攻中球員的任務是創造更多空間,無球狀態時當然也不例外。既然腳下沒有球,這時候球員的任務就是如何接應、支援隊友,讓自己處在更好處理球的位置。
1.1 觀察周圍
無球的球員因為不用分心照顧球,接球前更要觀察四周。對周圍對手跟隊友的位置,有充分的了解,才知道往什麼地方移動最有威脅,如何為隊友製造空間等等。來看看西班牙中場法布雷加斯(Fabregas)是怎麼做的:
1.2 做好接球準備
什麼叫做接球準備呢?就請C羅(Cristiano Ronaldo)來為我們示範一下:
這張圖裡C羅還沒有準備接球,我喜歡把這個姿勢稱為散步狀態。
但是請看下一張圖,一但準備接球,C羅的動作完全不一樣了:
這就是做好接球準備的樣子。通常是球員把重心壓低,轉頭確認持球球員的位置,用眼神、或是身體姿勢告訴隊友他準備好要拿球了。不要小看這個動作,接球時有準備跟沒有準備的球員,處理球的速度可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在頂級比賽中,往往零點幾秒的差距就會改變結果,所以說這是很重要的。除了動作上,心態上也要做好準備,處理球才會順暢。
還有一個重點是,沒有接球準備的人,是很容易被防守球員斷球的。這樣持球隊友也會不敢傳給他。
例如下面這個影片,即使接應球員已經做了準備,卻還是被身後衝上來的防守球員斷球。如果連接應準備都沒做,就更容易掉球囉!
1.3 不要背對進攻方向
除了擺好準備接球的姿勢外,C羅的圖片還告訴我們另一件事,那就是盡可能不要背對進攻方向。想想這也滿直觀的,背對進攻方向時,就算接了球也不容易威脅球門。還有,如果完全背對進攻方向,要加速衝刺時反應也會比較慢呢。
再用下圖來說明一下:我們用圈圈來代表球員,紅色是防守球員,藍色則是進攻球員。
這張圖裡面,進攻球員背對進攻方向,視野是向著自己的半場,沒辦法掌握背後的情況,進攻時也比較困難。
所以應該盡可能採取下面這種站姿,在能夠看到球的同時,也能注意進攻方向上的情形。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採取側身站姿的關鍵,就是不要站在持球者的正前方,要和他保持一點角度,接球會比較容易。[2]
其實,絕大多數情況下,跑動的方向跟球來向的夾角越大,就越好處理球。像下圖的情形,進攻球員跑動的路線,跟傳球路線角度很小,拿球就不容易。用白話來說,就是接從自己背後傳來的球,一定比從正前方或是側面傳來要困難的多吧!
傳球路線跟跑動者的夾角很小
不容易拿球
傳球跟跑動路線夾角較大的狀況
較好拿球
所以側身、盡量取得面對球門的機會,不只更能掌握場上的局勢,跑動時拿球也會更容易。如果夾角大一點,接球就容易多了
下面的影片裡,也提到了盡量尋找側身接球機會的概念,想要更進一步了解的朋友,推薦看看這個說明。
1.4 積極跑動
從事各種球類運動的朋友,應該都對這個概念不陌生。對於進攻球員來講,最難打的狀況,莫過於隊友都站在原地等球了。
再借用一下前面兵工廠隊的圖,要是這張圖裡,兵工廠隊的球員都不跑動站在原地,持球球員幾乎沒有什麼傳球或是突破的選擇,也沒辦法創造後來精彩的進球了。
踢球的時候常常會聽到有人說,「你傳了我就會跑」,或是「你都不傳我怎麼跑」這樣的話。絕大多數時候,這都是不對的。無球球員才是應該先積極跑動的,都沒有人跑在空位上對傳球者來說是很頭痛的。更不要說那種在場上散步,明明身後對手虎視眈眈,卻連接球準備都沒做的情形了。
2. 進攻中的有球技術
2.1 從好的一腳觸球開始
有球技術從球員觸球開始,所以第一次觸球(first touch)是最重要的。不僅第一下控球的好壞會影響球員有多少空間可以動作,第一時間的傳球、射門通常也是讓防守球員最頭痛的。所以第一次觸球的品質是很關鍵的。
有沒有好的第一次觸球,也受到前面說的無球技術很大影響。一開始說的觀察四周,做好準備、還有積極跑動等等,都可以讓球員更容易拿球。當然啦,做到這些以後,還得依靠球員紮實的基本動作,才能發揮效果。
這個影片裡,就可以看到梅西(Messi)漂亮的一腳觸球。優秀的球員一腳觸球通常都是很好的。優秀的一腳觸球讓他們踢球看起來總是很簡單有效,但是對手卻沒有辦法:
2.2 「抬起頭」
前面說到無球時要觀察四周,那有球時呢?當然還是要觀察四周。足球是個團隊比賽,球員一定要知道隊友跟場上其他人的動態才行。所以腳下有球時,切忌低頭猛看,記得還是要抬頭觀察才行。
這是義大利國家隊的核心皮爾洛(Pirlo)
請看他控球時,是不會一直低著頭看球的,而是抬頭觀察周遭的狀況。
2.3 保持球的運動
最後一個訣竅是,觸球時別把球停死,當球被停死,防守球員就容易防守了。所謂的不把球停死,就是保持球的繼續運動。不論是射門、傳球、停球、帶球都是這樣。
比如說,俄羅斯球星,綽號沙皇的阿沙文(Arshavin)就非常擅長這點,在下面的集錦中,可以看到阿沙文常常不把球停死,而是順著球的來勢晃開對手,或是停球時直接把球停到對手無法反應的位置然後射門。
傳球時也同樣可以套用這個原則,例如巴塞隆納隊就擅長以快速的一腳球調度對手:
—
簡單的談過個別球員在進攻時該注意的事情,下次就來談談每個位置的進攻方式跟特色吧!
[1]比如說,太陶醉於傳球忘記射門了…或是場上太緊張不敢往前攻擊,都是會發生的。
[2]不過有些時候還是需要背身擋住防守球員,這個留待後面再說吧!
引用通告: 教你看懂世界盃:賽事簡評─小組賽B組,西班牙vs荷蘭 | 卡塞爾新聞部
引用通告: 教你看懂世界盃:足球場上的防守(1) | 卡塞爾新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