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協定搞啥鬼:總結篇

作者:耐斯方狗、巴別塔、Nikolai、懊思卡

這篇基本上是我們對服貿爭議各篇文章的目錄。

我們對這次服貿協定爭議的想法,簡要的整理在底下,更詳細的討論就請對特定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循底下的連結去看了。另外最後有耐斯方狗對服務貿易協定爭議的評論,歡迎參考。

一、服貿爭議回顧

 

 總結篇問題表 

  

二、我們對這些問題的想法…

咱們就先從結論說起,服務貿易協定這爭議,主要倒不是法律問題。什麼?聽不懂?那我就直說了,整個事件從談判一直到送審議,還真很有可能不違法,協議本身跟一般的FTA比起來也沒開放多少

所以會引起這麼大爭議,問題不在服務貿易協定簽的怎麼樣或是怎麼審,而是有中國因素存在,加上國民黨政府一昧急著強推協定,引起了更多的不安。

下面是咱們對這些問題的想法:

談判開始之前…

  • 談判前跟談判中沒有公聽會,沒有國會監督─

請往這走:

服貿協定搞啥鬼,黑箱作業篇(一)

服貿協定搞啥鬼,黑箱作業篇(三)

  1. 不管是條約還是兩岸協議,現階段政府在任何階段,都沒有法律上的義務召開公聽會也沒有明確的法源要求談判前要跟國會報告。(巴別塔:所以我們需要一套新的締約監督法制)
  2. 只要條約生效前有國會把關,就不違反國民主權的原則。國會在條約談判前的介入,跟資訊公開是提高共識的好方法,但不是唯一的選擇。許多民主國家只有事後批准。而且,
  3. 貿易談判有機密性,特別是談判階段,即使是美國也是保持秘密進行。(Nikolai:但談判代表會跟國會或是常設的諮詢機構簡報)
  • 政府沒有先進行過評估─

請往這走:

服貿協定搞啥鬼,黑箱作業篇(二)

因為不知道實際狀況,這個問題我們沒有結論。

談判開始之後…

  • 談判內容不公開─

請往這走:

服貿協定搞啥鬼,黑箱作業篇(一)

  1. 為什麼談判中人民都不知道在談什麼?

談判中有機密要求,基本上沒有哪個國家這個時候對人民公開的。

  1. 談完了為什麼不公布談判的逐字稿?聽說服貿協定是照中國的意思一字未改簽屬的。

討價還價的內容都給別國知道了,以後我國跟中國大陸跟別人談判還怎麼談?國會可以看,但是不可能對外公開的。基本也不大可能一字未改的。

  • 談判內容沒有跟國會報告─

請往這走:

服貿協定搞啥鬼,黑箱作業篇(三)

  1. 實際上有跟國會的委員會報告
  2. 我國目前欠缺談判中國會介入的法制要求。

協定簽署之後…

  • 政府的公聽會都是政令宣導,開的毫無意義─

請往這走:

服貿協定搞啥鬼,黑箱作業篇(三點五)

他真的毫無意義。

  • 批准程序選擇的問題─

請往這走:

-我國條約怎麼審

服貿協定搞啥鬼,黑箱作業篇(四)(上)

-兩岸協議怎麼審

服貿協定搞啥鬼,黑箱作業篇(四)(中)

服貿協定搞啥鬼,黑箱作業篇(四)(下)

  1. 備查、審查到底在吵什麼?

兩岸協議第五條區分了兩種協議,有立法跟修法必要的協議要送審查,沒有的話備查。但是備查的方式也沒有明文,國民黨政府認為應該類推行政命令的審查方式,也有反對意見認為不行。

  1. 服貿協定應該審查還是備查?誰來決定?

服貿協定不涉及修法,但是否需要立法不一定。最終誰來決定要不要立法也不確定,目前有立法院決定司法機關決定兩個意見。

  1. 30秒強行通過不違法嗎?

如果必須審議,沒有經過實質審查當然是違法的。但如果備查可以類推適用行政命令的審查方式,那未必違法。

  1. 為什麼有條約或是協議可以不經過立法院實質審查?

理論上如果涉及的事務比較不重要,不經過立法院審查是有可能的。很多國家都允許不需國會審查的條約存在,但是每個國家的標準不同。兩岸關係下為避免爭議應該更進一步法制化。

  • 審查方式的問題─

請往這走:

服貿協定搞啥鬼,黑箱作業篇(四)(下)

  1. 逐條表決或是修改會違反國際法嗎?

逐條表決或是修改不會違反任何現存的國際法,國際法不管國內要用什麼方式批准。只要我國法律允許就可以逐條表決跟修改。

  1. 那為什麼政府一直說不行?是不是中國大陸怕我們修改會顯示出台灣國會的存在,所以叫我們吞下去?

第一,不管能不能修改或是逐條表決,立法院都可以否決不修改不表示只能通過服貿協定,不批准就是主權的展現,說中國大陸怕顯示我國有國會不給修改沒有道理。

第二,即使不是跟中國大陸談判,審「條約」的時候依照釋字391就不能逐條表決跟修改(Nikolai補充:但實際上還是有修改的例子),這跟中國大陸的壓力沒什麼關係。

第三,會說不能修改跟部分否決是實務的考量。修改跟部分否決,必定要重新談判,可能會影響我國談判團隊的信用。

  1. 美國國會就會修改談完的條約啊!

因為它是美國,大家都要跟美國簽,所以可以忍受美國這樣做。而且即使是美國,也經歷過國會修改貿易條約次數太多,影響後續談判的時期。

  • 協議本身的問題─

請往這走:

服貿協定搞啥鬼,賣國協定篇

  1. 服貿協定跟其他FTA比起來如何?

首先,在WTO下我國有義務給中國大陸跟其他WTO會員相同的待遇。但是即使加上服貿協定我國開放的項目,都還不符合WTO下的義務。此外這次開放的內容,有很多只是跟WTO相同或是比WTO還低的義務。跟其他FTA比起來開放程度非常小。(巴別塔:問題出在本協定是跟中國大陸簽署的)

  1. 承諾表寫得好難讀,還用什麼CPC,故意要讓人看不懂吧!

政府沒有說清楚是政府的錯。但是這是貿易承諾表的標準格式。用CPC是為了精確,避免各國對談判的項目產生混淆,實際上WTO跟其他貿易談判中就大量使用CPC的代碼描述開放項目。這兩點在WTO網站上看一看其他國家的承諾表就知道了。

  1. 政府說什麼簽了以後還可以終止,服貿協定明明就說三年後才能修改,都在騙人!

服貿協定17條說的是「承諾表」的修改,例如金融業要從開放改成不開放,跟協議能不能終止沒有關係。終止的條文在ECFA第16條,想要的話可以把整個ECFA都終止,包括服貿協定、投保協議跟之後的貨貿都一起。另外,真的有顧慮時,服貿協定第11條也允許我國採取緊急措施暫停開放

  三、總結:

作者:耐斯方狗

所以,從頭到尾的東西就整理在這裡了。

咱們就先從結論說起,服務貿易協定這爭議,法律上問題倒還真不大。什麼?聽不懂?那我就直說了,整個事件從談判一直到送審議,還真很有可能不違法,協議本身也沒什麼問題。(雖然巴別塔意見不同)。

誰讓台灣就沒有法律要求國會要事前報告、事中監督?過去通過了十幾個兩岸協議,向來也就是照著服貿協定這種審議方式過的,要說是政府偷雞摸狗只怕也是未必。

可這合法與否跟鬧成這個場面,倒是沒有太大關係。

這件事情說白了,就是個政治問題。問題就在台灣人民對政府沒信心,政府又沒搞清楚狀況,那做什麼都很可疑。馬英九同志之前抱怨,「不要什麼事情碰到中國就變了樣。」,這馬英九就沒搞清楚,問題一直都在中國。要說今天是跟新加坡、紐西蘭、或是美國日本簽自由貿易協定,絕對不會有這麼多爭議。為什麼輪到中國就有爭議?兩個原因,一個是兩岸敵對關係,另一個是國民黨。暫且別管服貿協定到底有還是沒有國家安全顧慮吧,只要沒搞清楚問題出在這兩個因素,就算簽的內容是中國大陸把全國關稅讓渡給台灣,那也得搞得鼻青臉腫,像現在的國民黨政府一樣。

臺灣人對中國大陸是充滿恐懼的,就算今天兩岸不像以往劍拔弩張,臺灣人民可沒有一天忘記,對面正有個國家企盼著統一臺灣。以前,就說二十幾年前吧,中國大陸物質水準低落,臺灣經濟蓬勃發展,雖然海峽這邊的人還是怕對面動手打過來,可心裡卻很瞧不起那邊的人。曾幾何時臺灣的經濟衰退,中國大陸卻以世界工廠之姿爆炸性的成長。臺灣最引以為傲的經濟現在得靠對岸支撐了,短短的海峽看來也不能保護臺灣了。於是就成了今天這個樣子,中國大陸動武的可能是小了,但取而代之的是,現在中國大陸手中卻牽著臺灣的經濟命脈。這一切早在服務貿易協定之前就發生了。

這叫臺灣人怎麼不焦慮?怎麼不恐懼?有了恐懼的芽,跟中國大陸有什麼經濟整合或是協議,看起來都讓人擔憂。這是第一點。這再加上第二點,主事的是國民黨。國民黨在臺灣算是親中政黨,這本身倒不是多麼嚴重的問題,但跟第一點擺在一起就讓人緊張了,要是對手再推波助瀾一下,那可就沒完沒了。

人民對國民黨和中國大陸簽的東西都有疑慮,馬同志就是沒搞清楚這點,一昧的對心有顧慮的台灣人民強推服務貿易協定,就算服貿協定真有他說的那麼好,也不可能有人買帳。早自服貿協定甚至ECFA開始談,不知道有多少片面的、錯誤的、陰謀論的誤導資訊到處散佈。國民黨政府的宣傳卻連個影子都沒有,除了不停重複協議本身多好,不停地說服貿協定對臺灣經濟有多重要,可就從來沒拿出相應的努力說服人民。網路上沒有像樣的東西,傳統傳播途徑也沒有,只有些標語式的廣告。有誰知道服貿協定是勞什子玩意兒?有誰知道這東西為什麼沒有國安爭議的?

這麼長時間國民黨政府就只有搞個網站,弄些官樣文章放著,協議的內文跟各種資料更是冷冷地躺在那邊。這些資料是很重要,但要搞清楚,你這些資料是要給誰看的?你要給人民看的東西能這麼冷硬麼?就把資料放著叫人家自己看,這不叫做宣傳,這是國民黨政府自己把解讀的權力讓給別人了,是國民黨政府自己讓那一堆真真假假、似是而非的資料取代自己發言的。那麼全面性的敗退也怪不得人了。到了爭議開始,拖過九個月之後,國民黨政府宣傳才開始弄些品質奇差的懶人包,任何看過的雙方宣傳資料的人,都知道為什麼雙方說服力如此懸殊。被逼著召開公聽會,卻是毫無準備,官員連一點有說服力的東西都拿不出來,這叫臺灣人怎麼信賴這個政府?

話又再說回來,這兩個任期的國民黨政府溝通跟說服的表現從來就沒好過。隨便舉個例子來說好啦,口口聲聲說著要依法行政,結果自己的程式一切依法時,也沒看過他們出來捍衛自己主張的合法性,逢爭必退,那還跟人家打什麼仗?這些日子國民黨政府就是敗在這裡,每次爭議問題都說得不清不楚,立場也不堅定,搞得臺灣人越發不信任他們。最後連自己都覺得動輒得咎,想低調蒙混過關,用了個莫名其妙的闖關策略,哈哈,然後玩個滿盤皆輸。

這就是這次爭議的問題,國民黨沒搞清楚(或是想要逃避)處理人民對中國的恐懼,加上奇爛無比的宣傳能力跟反應速度,最後就成了這副德行。

更多的不信任、更多的動盪、更多的衝撞。

延伸閱讀:

李淳(中華經濟研究院), 對兩岸互動的不安全感 是一切的根源

廣告
本篇發表於 社會, 國際法, 掃盲, 政治 並標籤為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6 Responses to 服貿協定搞啥鬼:總結篇

  1. Inecpim Tmwc 說道:

    大堆最後國民黨那一段。啊,不,我要收回這個讚。閣下對國民黨的批評太過柔和了。這個黨還會有打他支持者臉的習慣。好不容易有人挺身去支持他們推出的政策,結果國民黨馬上就向抗議者妥協,狠狠打了支持者的臉。這才是國民黨最呃,該說蠢呢?還是可惡呢?

  2. 林小明 說道:

    這結論說的好像國民黨只是個小笨蛋不太會表達一樣勒,拜託,服貿開放了多少跟國安相關產業,這些早就有人大聲疾呼,而你的結論居然只是認為這一切只是因為國民黨沒有說清楚…不是他們太笨了沒說,而是知道一說出來必定會遭受更大的反抗啊!

  3. Fungal Nice 說道:

    沒想到這小地方來客人了,先謝謝二位肯賞光啊。

    @Inecpim Tmwc
    國民黨向來有這變通不靈的『傳統』,貌似當年還在中國大陸時就這樣了。

    @林小明
    你可能沒看懂,這結論的重點,不是协定本身有没有國安問題,而是國民黨政府這般做事方法,不管服務貿易協定簽了什麼東西都會出亂子。我沒有對協定有沒有國家安全的顧慮下判斷。我關心的是這件事情怎麼鬧成這樣的。

    一個簡單的比較就清楚了,服務貿易協定跟其他國際貿易協定內容比起來比較開放嗎?沒有,開放的少得多了,而且很多還是WTO下台灣老早就該開放給中國大陸的。

    那為什麼服務貿易協定爭議這麼大?可見問題不在協定本身,而是簽約的人,附帶簽約的對象有問題。當國民黨政府要跟中國大陸簽約,有疑慮那還不是當然的麼。

    還記得有個人掉了斧頭的故事麼?
    掉斧头的人看鄰居的小孩,怎麼看,怎麼可疑。现在國民黨政府就這處境,他們跟中國大陸幹什麼都可疑。

    這國民黨不主動處理,也不過是把話語權拱手讓給別人罷了。
    今天服貿協定相關的爭議,有一堆是無風起浪,政府要一開始說清楚就可以避免的,根本甭浪費這麼多力氣。台灣人民還可以坐下來好好研究協定的內容。

    可國民黨政府不但把話語權讓出去了,自己還非要亂搞一番,這人民還能不去「在不疑處有疑」一番麼?就這種搞法,不管協定簽什麼都一樣。當一個政府失去人民信任,做社么肯定都是鬧得亂七八糟的。

  4. 引用通告: 卡塞爾新聞部 | 為什麼要有監督機制?

  5. 引用通告: 陸生別談民主 | 卡塞爾新聞部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