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反對什麼?

作者:耐斯方狗

我一直以為參與公共事務或是進行公共論述前,不管贊成還是反對,花點力氣理解要討論的東西是最基本的。想不到最近好些人顛覆了我的想像,就在這次台灣與大陸簽訂的服務貿易協定事件,有人這麼說了(大致上是這麼說的,原話我就不引了):

「有人說不了解服貿就不能反服貿,那以後醫生叫你吃藥
『這是什麼藥?』
『NCC-1701C』
『那是什麼東西?我不想吃』
『你不知道這是什麼藥,憑什麼反對?』」

大概是這樣的話,表示的理直氣壯,讓人佩服。
就先別說這例子舉的多差吧,我們也先不要太強調公共論述跟私人領域的差別,就從最根本的地方談起。

(想要表示不懂也可以反對,這個例子太糟糕了。你回憶這一下,醫生開藥給病人,有多少時候是了解內容才吃下去的?)

這種似是而非的說法根本把"反對的權利"跟"反對的意義"搞混了。

是啊,在一個民主國家,你愛反對什麼就反對什麼,這是你的權利。你可以反對服務貿易協定,你可以反對資本主義,反對同性戀或是異性戀,反對核電或是風力發電─科學家說地球繞著太陽轉,你可以反對,甚至媽媽叫你吃紅蘿蔔,你都可以反對。

這是反對的權利,你愛反對什麼就反對什麼。

可是如果你要讓反對本身有點作用,就必須花點工夫至少了解一下你在反對什麼,你反對的東西到底又是什麼。不然你的主張到底有什麼意義?這就叫做為反對而反對。

個人領域裡,你覺得自己沒時間管的事情,大可不要管他,先反對比較安全,這沒什麼問題。但是放到公共領域,要是對每件自己不了解的事情都任意的選擇立場跟任意發言,我們永遠找不到正確的方向。連手段會達成什麼效果都搞不清楚,你還想達成什麼目標?

就拿服務貿易協定來說好啦,你如果是擔心簽了條約後,外資會來台灣掠奪資源,或是吸走台灣的人才,那你應該反對的是所有的FTA,不僅僅是這其中一個。要是反這個不反那個,是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的。

所以,花點力氣,稍微搞懂一下你反對的是什麼東西吧。
讓你做的事情有點意義。
(如果你是為了這個協定沒被審過所以反對他,很好,至少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既然針對審議程序的問題,就針對審議程序砲轟,然後保留你對協定內容本身的看法[如果你不知道協定在幹嘛的話]。)

廣告
本篇發表於 政治。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